当前位置 >> 兰州大学资产处 > 住房小贴士

二十四节气之小寒:饮食温补,预防“五寒”

发布时间:2020-01-05   字体大小T|T
  “江雨蒙蒙作小寒,雪飘五老发毛斑。城中咫尺云横栈,独立前山望后山。”这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描写的小寒节气前后的景象,清冷而饱含情真意切。
 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,时间在公历每年1月5-7日之间。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,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。中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,小寒一过,就进入“出门冰上走”的三九天了。
  这段时间,饮食上要注意多吃温散风寒的食物,口味可以加重一些,如生姜、大葱、花椒、桂皮、羊肉等,羊肉是温热食物中性价比最高的,如果用羊肉加点当归、山药、胡萝卜一起煮,加上大葱和生姜调味,建议每周吃一次,不会上火。此外,还应多食用黄绿色和深色蔬菜,如大白菜、胡萝卜、菠菜、茄子等。
  除了早卧晚起,夜间少出门活动外,小寒时节还要注意“防五寒”:一防鼻寒,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、揉搓鼻翼有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,缓解鼻塞、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,亦有助防感冒。二防颈寒,最好戴围巾穿立领衣,不但能给脖子保暖,还能避免头、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,对预防高血压病、心血管病、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。三防肺寒。喝热粥散寒,简单易行,疗效不错。四防腰寒,经常双手搓热按摩脊推两旁的后腰,即肾脏所在处,能温暖肾阳,畅达气血。五防脚寒,勤泡脚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,舒经活络,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。
  俗话说“冬练三九”,小寒时节也是锻炼身体、提高身体素质的大好时机。但一般不要进行爆发性的运动,因为天气寒冷血流缓慢,肌肉黏滞性高,韧带弹性和关节灵活度降低,极易发生运动损伤。小寒应当日出后再开始运动,日落前就要结束运动,而且运动前要做好必要准备活动。